最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问:"银行利率转换到底怎么选?截止时间真的要到了吗?" 说实话,我也被各种专业术语绕得有点懵。不过仔细研究后发现,这次利率转换其实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钱袋子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清楚,特别是要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,毕竟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!
记得去年央行刚宣布这事儿的时候,朋友圈都炸开锅了。当时我还纳闷呢,原来这是国家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过去"一刀切"的基准利率,换成更灵活的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。这就好比菜市场的菜价,会根据当天供应情况浮动,而不是全年固定一个价。
这个问题真是难倒不少人,我特意咨询了在银行工作的老同学。他打了个形象的比方:选LPR就像买股票,选固定利率就像买国债。现在三年期LPR是4.3%,要是你觉得未来利率会降,那就选LPR;要是担心加息风险,就锁定固定利率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不过要注意啊,各家银行的转换规则有些微差别。比如:
上周帮父母做转换时,总结出这些经验:1. 贷款剩余期限:要是只剩三五年,选LPR风险较小
2. 经济预期:最近国家频繁降准,市场流动性充足
3. 风险承受能力:每月多还500会不会影响生活质量?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举个例子,我表哥的房贷还有18年,他算了一笔账:如果LPR每年降0.1%,20年能省下近8万利息,这都够买辆代步车了!
这里要敲黑板了!截止时间后未操作的,大部分银行会默认转为LPR,但有的会保持原合同。建议直接打客服确认,千万别想当然。我同事就吃过亏,本来能省利息,结果因为拖延症多付了好几千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最后提醒大家,千万别在截止时间前扎堆办理。上个月陪朋友去银行,排队两小时才办成。现在手机银行基本都能操作,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搞定的事儿,何必去网点人挤人呢?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