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跟几位初创公司老板聊天,发现大家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怎么拿到天使投资。说实话,这事儿就像谈恋爱,得双方看对眼才行。不过别慌,我整理了实战中总结的六大核心条件,特别是创业者最容易忽略的财务规划细节。咱们今天不整虚的,直接上干货,手把手教你如何用理财思维打动投资人。
上个月帮朋友梳理融资材料时发现,现金流预测往往是最大软肋。这里教大家个诀窍:按季度做三套财务模型——保守版、正常版、乐观版。特别是要突出18个月资金使用计划,投资人最怕钱烧完了还没见到水花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记得去年有个做智能硬件的项目,技术很牛但就是融不到资。后来发现问题出在法律架构上——股权分配太平均导致决策困难。这里提醒三点:
上周参加路演时发现,很多创业者不会"讲钱的故事"。这里分享个真实案例:某生鲜电商在展示财务数据时,特意用动态图表呈现客单价提升过程,结果当场获得TS。关键要把握三个节奏:
拿到钱只是开始,去年有30%的初创企业倒在B轮前。根据行业数据,资金滥用是最大杀手。建议做好这三件事:
最后说个行业内幕,后续融资能力其实比首轮融资更重要。认识个做SaaS的团队,他们每季度都会做这三项准备:
说到底,申请天使投资就像打理自家钱袋子,既要看得见眼前的柴米油盐,又要盘算着未来的星辰大海。记住,投资人本质上是买你的成长预期,所以千万别忽视财务数据的说服力。最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,那些融资顺利的团队,往往在每月15号准时给投资人发经营月报——这种靠谱劲,比什么商业计划都管用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