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2020年的商品房贷款利率啊,那可是牵动着千万购房者的神经。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,当时央行推行的LPR定价机制到底是怎么运作的?首套房和二套房的利率差了多少?不同城市的政策又有哪些门道?更重要的是,这些调整对咱们普通人的购房决策产生了哪些实际影响?别急,咱们带着这些问题,一起回顾那段政策频出的特殊时期。
还记得2019年底央行宣布的那个重大改革吗?2020年3月起,所有存量房贷都要转成LPR定价模式。当时很多朋友在银行柜台签转换协议时都犯嘀咕:"这LPR究竟是个啥?"
简单来说,LPR就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,由18家商业银行每月20号共同报价决定。改革前咱们的房贷都是跟着央行基准利率走,改革后变成了"LPR+加点"的模式。举个例子,2020年4月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是4.65%,如果银行给你加80个基点,实际利率就是5.45%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虽然LPR是全国统一的,但各城市的加点数可是大有文章。我有个朋友在深圳买房,首套利率只要LPR+30基点,而另一个在郑州买房的朋友却被加了80基点。这中间的差距,其实就是各地调控楼市的"暗器"。
一线城市普遍执行首套LPR+30基点,相当于实际利率4.95%左右。而三四线城市普遍要加到60-80基点,算下来利率能差出0.5个百分点。以100万贷款30年计算,月供能差300多块呢!
当时银行给了大家两个选择:要么转成LPR浮动利率,要么选固定利率。我表弟为此纠结了半个月,最后选了浮动利率。他算过账:"现在利率在下行通道,选浮动更划算。"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不过也有保守派选择固定利率,担心未来加息风险。有个搞金融的朋友提醒说:"选择浮动利率要做好资金应急预案,毕竟LPR每个月都会波动。"
类型 | 优势 | 风险 |
---|---|---|
LPR浮动 | 享受降息红利 | 存在加息风险 |
固定利率 | 月供稳定可控 | 错失降息机会 |
2020年疫情期间,各地还出了不少临时政策。像武汉就允许延期还贷,北京上海也放宽了公积金贷款额度。不过这些政策都有时效性,到年底基本都收回了。
有个做中介的朋友告诉我:"上半年申请的客户很多拿到了利率折扣,但下半年政策收紧后,首付比例和利率都上浮了。"所以时机选择真的很重要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说到最后,2020年的利率调整其实传递出两个重要信号: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可逆,二是"房住不炒"的定位不会变。现在回头看,当时的政策确实为后续的房地产市场定下了基调。咱们普通购房者要做的,就是吃透政策,精打细算,在变局中把握住自己的安居梦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