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店铺最让人头疼的环节,除了找门面办执照,恐怕就是起名字了。别看这只是个简单的招牌,好的店名能让客户过目不忘,差的可能直接劝退潜在顾客。今天咱们就聊聊个体工商户取名那些事儿,从品牌传播、行业特色到理财成本控制,手把手教你取个既合规又赚钱的好名字。
掏出纸笔准备起名前,建议先对着镜子问自己这三个问题:
1. 我的主营业务是什么?(比如餐饮、服饰、维修)
2. 目标客户是哪些群体?(年轻人?家庭主妇?企业客户?)
3. 未来有扩展计划吗?(现在卖服装,以后会加配饰吗?)
上周帮朋友改名的案例就很典型:他原本注册"老张五金店",结果后来增加了家政服务,客户看到店名都以为只卖扳手螺丝。后来改成"便民服务社",业务范围立马显得更专业。
根据工商总局最新数据,2023年个体工商户取名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类方式,咱们结合实际案例具体说说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做餐饮的叫"川香阁",开茶楼的叫"江南茶语",这种组合既突出主营业务,又自带画面感。去年苏州有家面馆取名"姑苏桥",结果成了网红打卡点,老板说很多游客都是冲着名字来的。
维修类店铺可以参考"快修侠"(突出效率)
母婴店可以尝试"宝贝计划"(引发育儿期待)
特别注意:名字要能直观传达服务价值,别让客户猜半天不知道你卖什么。
像"王婆大虾"、"李记刀削面"这类名字,既有人情味又突出产品特色。不过要注意,如果用姓氏+品类,最好提前查重,避免跟已有商标冲突。
很多人不知道,店铺名字直接影响经营成本。咱们算笔账:
案例1: 用"XX区美味小吃店"这类普通名字,每月推广费要多花500-800元
案例2: 取名"巷子深私房菜"的餐馆,自然搜索流量高出行业均值35%
这中间的差价,够买三台商用冰柜了。所以说,好名字本身就是种长期投资。
跑过政务大厅的都懂,核名被驳回有多闹心。记住这三个核查要点:
1. 登录"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"查重
2. 禁用词汇清单每年更新,最新版包括"金融""交易所"等89个敏感词
3. 字号部分建议准备3-5个备选方案
最后说个冷知识:名字里带方位词更容易被记住。据统计,"东街包子铺""南门杂货店"这类店铺,客户复购率比普通店名高18%左右。当然具体还要结合自家情况,千万别生搬硬套。希望大家都能取出既合规又招财的好店名!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