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粉丝在后台留言问:“准备和对象买房,房产证想写我俩的名字,但贷款能不能只用一个人申请呢?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实际操作中却藏着不少门道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,从夫妻、非夫妻两种关系出发,结合银行审核重点和注意事项,帮你避开那些容易踩的坑。
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一、不同身份关系下的操作差异
- 夫妻共同购房:签购房合同时需要双方签字,即便只由丈夫或妻子单方申请贷款,银行也会要求配偶签署《共同还款承诺书》。这里有个关键点——主贷人资质决定了贷款成功率。比如丈夫月收入3万、征信良好,而妻子是自由职业者,这种情况让丈夫做主贷人更易通过审批。
- 非亲属共同购房:朋友、情侣或商业伙伴合伙买房时,需要提前在补充协议中明确出资比例、还贷义务、产权份额。去年就遇到个案例:两个闺蜜合资买房,约定各占50%产权,但其中一人突然失业导致断供,最终只能通过法院拍卖房产分割资金。
二、银行审核的三大核心要素
- 还款能力验证:即便只以单方名义贷款,银行仍会计算家庭总收入。例如月供8000元,主贷人月收入需≥1.6万(月供两倍),若配偶有收入可叠加计算。
- 征信记录核查:特别注意!如果房产证有两人名字,即便非主贷人也会被查询征信。去年有对夫妻因妻子征信有多次逾期记录,导致贷款利率上浮15%。
- 抵押物处置风险:银行会重点评估房产的市场流动性。比如共同持有的商住两用房,通常比纯住宅更难获得高额贷款。
三、必须警惕的四大法律风险
- 风险1:单方私自抵押
- 即便房产证有两人名字,个别银行在操作不规范的支行可能出现单方办理抵押的情况。建议办理他项权证时双方共同到场。
- 风险2:产权分割纠纷
- 非夫妻关系需提前做财产公证,明确各自出资比例。曾有案例:情侣分手后因无法证明实际出资,最终按房产证名字对半分割。
- 风险3:意外情况处置
- 建议在购房协议中增加退出机制条款,比如约定若一方失去还款能力,另一方有权溢价收购其份额或启动房产转让程序。
- 风险4:税费重复缴纳
- 部分地区对非夫妻共同购房按两套独立产权计税,某购房者因此多缴了5.6%的契税,损失近8万元。
四、实操中的三个关键动作
- 签约前做还款压力测试:用现有收入的70%模拟月供,连续坚持3个月,检测实际承受能力。
- 建立共同监管账户:双方按约定比例存入月供资金,避免因私人资金挪用导致断供。
- 定期检查征信记录:建议每季度通过央行征信中心官网免费查询,及时发现异常记录。
说到底,房产证写两人名字单方贷款这件事,技术上完全可行,但实际操作就像走钢丝——平衡好法律关系和风险防控才是关键。建议大家在签约前务必做好三件事:找专业律师审核合同条款、到贷款银行确认具体政策、与共有人深入沟通权责划分。毕竟买房是人生大事,多花点时间准备,总比事后扯皮来得强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