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备贷款买房的朋友们,是不是经常被这两个专业名词绕得头晕?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拆解清楚,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到底怎么算账,哪种还款方式能帮咱们多省几万块。文章最后还准备了决策流程图,保证看完你就能像老会计一样精准判断!
咱们先来拆解这两个长得像双胞胎的名词。银行经理说得唾沫横飞的时候,其实核心区别就一句话:每月还款本金是不是固定。
比如贷款100万,分100个月还,那每月固定还1万本金。利息呢?随着欠款减少会越还越少。就像吃糖葫芦,每次咬下的山楂大小固定,外层的糖衣(利息)越裹越薄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银行把本金和利息打包成固定月供。前期还的大部分是利息,本金像挤牙膏一样慢慢还。好比吃夹心巧克力,每口都甜(利息多),到最后才吃到坚果芯(本金)。
咱们举个实际例子:贷款100万,30年期,利率4.9%。掏出计算器啪啪一按:
等额本金 | 等额本息 | |
---|---|---|
首月月供 | 6,861元 | 5,307元 |
总利息 | 73.7万元 | 91.1万元 |
月供变化 | 每月递减11元 | 固定不变 |
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拍大腿了:"等额本金能省17万利息啊!"别急,这里要敲黑板了——利息差是用前期更高的月供压力换来的。前5年月供差额能到1500元/月,相当于每天少喝两杯星巴克。
银行系统有个"小套路":提前还款最佳时点。等额本息在还款周期的前1/3时段,等额本金在前1/2时段,提前还贷能最大化节省利息。就像吃西瓜最甜的是中间部分,还款最"肥"的利息段也集中在特定时期。
再告诉大伙个小技巧:每年申请缩期。比如把30年贷款缩到25年,月供增加不多却能省下大笔利息。这招特别适合年终奖丰厚的朋友,相当于把奖金变成"还款加速器"。
还在纠结的朋友,直接保存这个判断逻辑:
现有存款>贷款总额20% → 选等额本金月供<收入35% → 选等额本金计划10年内换房 → 选等额本息有稳定理财渠道 → 选等额本息其他情况 → 选等额本息
说到底,两种还款方式就像咖啡加不加糖,没有绝对的好坏,关键看咱们的钱包状况和人生规划。记住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下次再去银行签合同,带着这篇文章对比着看,保证不会被专业术语绕晕啦!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