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用户发现分期乐的借款记录没出现在征信报告里,这事儿在网贷圈炸开了锅。有人暗自庆幸,觉得能“薅羊毛”了;也有人心里打鼓,担心是不是平台出了问题。作为一个在网贷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,今儿就跟大伙儿掰扯掰扯,这分期乐征信政策调整到底藏着哪些门道,咱们普通用户又该注意些啥?
先说个真实案例——上周三,我表弟小王急吼吼地给我打电话:“哥!我在分期乐借了8000块应急,这都俩月了,查征信咋啥记录都没有?不是说正规平台都上征信吗?”这事儿听着蹊跷,我赶紧登录央行征信中心查证,发现今年3月以来,确实有用户反映分期乐部分借款未显示征信记录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,目前的情况有点复杂:
刚开始我也纳闷,分期乐作为持牌机构,按说应该100%接入征信系统才对啊。后来多方打听,发现可能有这几个原因:
分期乐客服的说法是“正在升级风控系统”,这话倒也不是没道理。去年某消费金融公司就因系统故障导致征信报送延迟,结果被监管约谈。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真升级系统,也该提前公告啊...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有业内人士透露,部分合作银行正在收紧助贷业务。比如某城商行就暂停了与新用户的资金合作,这可能导致分期乐某些渠道的借款无法及时上报征信。
今年初发布的《征信业务管理办法》新规要求,金融机构必须取得用户单独授权才能报送征信。我翻看了分期乐最新版协议,发现授权条款确实做了修改,这可能导致部分用户数据报送流程卡壳。
这里要划重点:不上征信≠不用还钱! 平台仍保留法律追偿权利,逾期照样收罚息,严重的还会被起诉。
别看暂时没上征信就动歪心思,这里头的坑可多着呢:
有个粉丝的真实经历:以为不上征信就拖了三个月没还款,结果被平台收取了高达本金的30%违约金,最后只能砸锅卖铁还钱。
现在很多网贷都接入了百行征信和各类大数据平台。就算央行征信没记录,其他金融机构照样能看到你的借款行为,想再借钱照样被拒。
去年某消费金融公司就玩过这手:前半年没上报逾期记录,系统升级后一次性批量报送,把不少用户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遇到这种情况,记住这四句口诀:
特别提醒:最近出现不少“代销征信修复”的骗局,声称能帮你消除分期乐借款记录。千万别信!正规征信修正必须通过金融机构申请。
从行业角度看,这次事件释放了三个信号:
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:珍惜信用就是守护未来的可能性。不管上不上征信,按时还款都是对自己负责。毕竟谁也不知道,哪天买房买车时,某个“消失”的借款记录会不会突然冒出来坏事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