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请成为金牌作者 您已进入公安备案网站
首页 > 理财看法 > 正文

失信人影响子女新规来了!2023年这些情况可能影响孩子上学就业

理财看法 chengxj 2025-05-03 10:19 0 8

最近不少老铁在后台问我,父母欠网贷成了失信人,会不会连累孩子考大学找工作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。说实话,刚开始看到这类政策时我也懵,特意查了最高法的司法解释,还咨询了律师朋友。现在把最新情况整理出来,特别是父母们要注意的3大雷区和4个自救方法,看完记得收藏转发,别让孩子为你的错误买单!

一、2023年失信惩戒新规重点解读

先说个真事,上周有个粉丝急吼吼找我,说他因为网贷逾期被起诉,现在闺女要考公务员,政审会不会被卡?这事还真不能马虎,根据最高法《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》2023年新增了3条直接影响子女的规定

  • 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受限(但公立学校不受影响)
  • 考公务员、参军、军校等政审环节可能被否决
  • 部分国企、事业单位入职审查会追溯父母征信

1.1 教育影响具体分析

这里要划重点!很多中介说"失信人子女不能上学"纯属扯淡。实际情况是,如果孩子已经在公立学校就读完全不受影响,但要是想转去年收费超过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倍的私立学校,那确实会被拦下来。


举个例子,比如杭州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.02万,那私立学校学费超过21.06万/年的,失信人子女就不能入读。不过说实话,能上这种学校的家庭,估计也不会走到网贷逾期的地步...

1.2 就业影响深度解析

这才是重头戏!特别是想考公检法、参军、进保密单位的年轻人,政审时如果发现直系亲属是失信被执行人,90%的岗位都会直接刷人。去年有个案例,某考生笔试面试都第一,却因为父亲有网贷执行记录,最终没能入职人民银行。

失信人影响子女新规来了!2023年这些情况可能影响孩子上学就业
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

  • 受影响岗位类型:
    • 公务员(特别是政法系统)
    • 军队文职/现役军官
    • 央企国企核心岗位
    • 航空飞行员等特殊职业

二、这4类债务最容易坑到孩子

不是所有欠款都会影响子女!根据我整理的法院判例,主要危险集中在这些情况:

  1. 被法院正式列为失信被执行人(注意不是单纯逾期)
  2. 欠款金额超过5万元(各地标准略有浮动)
  3. 有履行能力但拒不还款(比如转移财产、玩失踪)
  4. 涉及刑事案件的债务(如诈骗贷款、非法集资)

这里要特别提醒,很多老哥以为只要没被起诉就没事,其实大错特错!有个粉丝欠网贷8万,催收说要影响孩子高考,他以为是吓唬人。结果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后,他儿子真的被目标军校取消了复试资格。

三、补救措施与避坑指南

3.1 已上黑名单怎么办?

先别慌!我帮大家梳理了3步自救方案

  • 立即联系法院履行还款或达成和解(可申请分期)
  • 还款后3个工作日内申请撤销失信信息
  • 让孩子准备情况说明材料(需公证处公证)

有个成功案例,郑州的张先生去年9月还清网贷后,今年女儿考公务员时提供了还款凭证+法院结案证明,最后顺利通过了政审。

3.2 预防胜于治疗的4个诀窍

  1. 网贷逾期超3个月,立即协商个性化分期
  2. 收到法院传票后15天内必须应诉
  3. 保留所有还款记录(包括微信转账截图)
  4. 定期查询自己是否被误列失信名单

有个细节很多人不知道:疫情期间的特殊政策。如果因失业、疾病等不可抗力逾期,可以申请暂缓执行,这个窗口期到2024年底都有效。

失信人影响子女新规来了!2023年这些情况可能影响孩子上学就业
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
四、法律与现实的平衡点

最近跟律师朋友聊到这个话题,他提到个关键点:2023年新规其实留了人道主义通道。比如子女已就读私立学校的,可以继续完成当前学段;家庭成员重大疾病需要高消费治疗的,也可以申请解除部分限制。


但要注意!有些人耍小聪明,把财产转移到子女名下。去年上海就有个案例,老赖把房子过户给儿子,结果不仅自己被司法拘留,儿子名下的房产也被强制执行。

五、写给父母们的真心话

做网贷博主这些年,见过太多家庭因为债务问题支离破碎。最后给各位老铁提个醒:

  • 量入为出,别为面子借高息网贷
  • 逾期后积极沟通比逃避更有用
  • 孩子的人生不应该为父母的错误买单

如果此刻你正在债务泥潭里挣扎,记住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永远是正视它。与其整天担心影响孩子,不如现在就跟平台协商还款方案。毕竟,父母的担当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
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暂时还没有回答,开始 写第一个答案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