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看到有老铁问:"网贷平台寄来的律师函是真的吗?会不会被起诉坐牢?"哎,这事儿可急不得!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,律师函到底是催收套路还是动真格?教你从发函单位、印章细节、文书格式三个关键点入手辨别,再附上应对流程图和真实案例解析。看完这篇,保准你心里有底,知道哪些是唬人的纸老虎,哪些得正经对待!
记得上个月有个粉丝小王,凌晨三点给我发消息:"哥!我收到XX金融的律师函了,说要告我诈骗!"
我一看他发来的照片就乐了——落款印章糊得像被水泡过,律所名字在网上根本查不到。这种情况啊,十有八九是催收公司自己P的图。
这里要划重点:真正的律师函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:
其实律师函就是个"严肃版催收通知",主要起警示作用。就像小时候老师说要请家长,真去办公室的能有几个?不过啊,要是收到盖着鲜红公章的正式文件,还是得留个心眼。
真的律师函就像身份证,左上角必定有律所备案号。你上"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"一查便知。上个月有个案例,某网贷平台发的函件编号居然是"2023催字第888号",这明显不符合司法文书编号规则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正规律所的公章都是公安部门备案的圆形章,带13位防伪编码。假章通常要么是方形,要么编码位数不对。就像上周李姐收到的那个,章子边缘跟狗啃似的,明显是PS痕迹。
真律师函会留座机号码和律所地址,绝不会只留个人手机号。教你个绝招:用地图软件搜律所地址,要是显示在居民楼或者压根搜不到,100%是假的。
前两天有个粉丝做得特别对——他收到函件后:
结果对方支支吾吾说不出话,最后承认是第三方催收搞的鬼。
这里划重点:无论真假都别直接撕毁!真的就保留证据,假的可以到互金协会官网投诉。
有些老铁容易犯两个极端:要么吓得马上转账,要么完全不当回事。上个月有个惨痛教训——张先生轻信假律师函多还了2万,结果发现对方根本不是官方渠道。
记住这三个"绝不":
最后送大家个"三查三对"口诀:
按照这个流程走下来,什么妖魔鬼怪都能现原形。要是还不放心,可以上中国裁判文书网搜下该平台有没有真的起诉案例。
其实大多数网贷纠纷都走不到诉讼阶段,关键是要保持沟通、保存证据。下次再收到律师函,先深呼吸,按照咱们说的步骤慢慢核实。记住啊,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,但该还的钱还是要积极协商处理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