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理财投资,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股票、基金这些波动大的产品,但有一类策略却像"市场里的搬运工",靠填补价格差实现盈利——这就是固定收益套利。本文用大白话拆解它的运作逻辑,聊聊普通人能参与的三种玩法,还会揭秘这类策略的隐藏风险。读完你会发现,原来债券市场里藏着这么多弯弯绕绕!
咱们先打个比方:菜市场西头的白菜卖1元/斤,东头突然降价到0.9元,这时候菜贩子会怎么做?当然是冲去东头进货,再拉到西头赚差价。固定收益套利本质上就是这个道理,只不过交易对象换成了债券、国债期货这些带固定利息的金融产品。
别以为套利是机构专属,其实有些方法咱们也能用。不过要注意,这里说的"普通"可不是指完全零门槛,而是相对容易理解的策略类型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假设现在10年期国债期货出现个怪现象:3月合约价格102元,6月合约却只有101.5元。理论上远期合约应该更贵才对啊?这时候就可以买入便宜的6月合约,同时卖出3月合约。等到合约到期价差回归时,就能赚到中间的0.5元差额。
去年可转债市场就出现过这种情况:某只转债的市场价格竟然比转股后的股票价值还低3%。这时候买入转债并立即转股卖出,扣除手续费还能净赚1.8%。不过这种机会就像公交车,错过了就得等下一班。
很多人觉得套利稳赚不赔,这可就大错特错了。去年某私募的套利产品爆雷,就是因为忽略了这几个致命问题...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比如你做跨市场套利,A市场的头寸平仓了,B市场的交易对手突然消失了。这就好比拆东墙补西墙,结果发现西墙的砖被人搬空了。
记得2017年国债期货闪崩事件吗?监管突然调整保证金比例,导致大批套利盘被迫平仓。所以做这类策略,仓位管理比收益率更重要。
如果三个答案都是肯定的,那固定收益套利或许能成为你资产配置里的"稳定器"。不过要记住,任何套利策略都有容量限制,当越来越多人发现同一个机会时,这个策略离失效也就不远了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说到底,固定收益套利就像金融市场的啄木鸟,专门吃那些价格错配的"虫子"。虽然单个策略的收益空间有限,但通过多策略组合和严格风控,确实能为投资者提供一条相对平稳的财富增值路径。下次看到理财经理推荐"量化对冲产品"时,你至少能看懂背后的门道了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