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理财,最近有个词儿在朋友圈里频繁出现——"二押"。这个听起来像快递行业术语的词儿,其实和我们的钱袋子息息相关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,掰开了揉碎了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。特别是手里有房有车的朋友可得仔细看,说不定哪天就碰上了呢!
咱们先打个比方吧。小明买了套房子,首付30%,剩下的70%跟银行办了按揭。过了几年房价涨了,小明又拿着同一套房子去其他金融机构借钱,这就是典型的二次抵押。简单说,就是同一资产重复抵押的行为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这时候可能有朋友要问了:"既然能多借到钱,不是挺好的吗?"咱们可别被表象迷惑了。去年有个真实案例:杭州的刘先生把房子二次抵押后,遇到经济下行,结果两笔贷款同时违约,最后房子被两家机构同时申请查封,落得钱房两空。
这时候,可能有人会问:"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名下的资产有没有被二押呢?"其实方法很简单:
说到防范,咱们得记住"三要三不要"原则:
要做的事 | 不能做的事 |
---|---|
要保留所有借款凭证 | 不要轻信零门槛贷款 |
要定期核查资产状态 | 不要签署空白合同 |
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 | 不要贪图高额贷款 |
万一真摊上事儿了,也别慌。去年新出台的《民法典》第406条明确规定:抵押期间抵押人可转让抵押财产,但要及时通知抵押权人。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收集好借款合同、还款记录、沟通记录这三板斧,必要时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。
说到底,二押就像把双刃剑,用好了能解燃眉之急,用不好就是自掘坟墓。咱们理财的时候千万要记住:天上不会掉馅饼,地上处处有陷阱。保持清醒头脑,做好风险防控,这才是守住钱袋子的硬道理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