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,进口子母链到底哪里有靠谱的批发渠道?这玩意儿在网贷圈子里可真是个热门话题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,从资质审核到资金匹配,再到行业潜规则,我把自己这些年踩过的坑、攒下的经验都整理成干货。听说有些中介靠这个月入六位数,但水太深容易翻船,咱得擦亮眼睛慢慢唠...
先说个真实案例,上周有个浙江的粉丝通过子母链成功匹配到年化9.8%的借款渠道,比市面常规产品低了整整4个点。这背后的门道其实就藏在资金分层机制里——母链对接银行级资方,子链分发到终端用户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去年深圳就爆出过虚假子母链骗局,骗子伪造境外银行流水,收了保证金就跑路。大家要特别注意这几点:
目前主流渠道分三大类,各有各的玩法。我整理了个对比表,数据来源于20家合作机构的最新报价:
渠道类型 | 准入要求 | 平均费率 | 放款时效 |
---|---|---|---|
跨境保理公司 | 年流水500万+ | 1.2%/月 | T+3 |
外资银行通道 | 企业征信AA级 | 0.8%/月 | T+7 |
离岸SPV架构 | 香港公司主体 | 0.5%/月 | T+14 |
在厦门自贸区有个鲜为人知的灰色通道,通过两岸金融创新试验区政策,能把资金成本压到年化7.6%。不过需要满足三个硬条件:
上个月刚帮广州的服装厂老张操作成功,从申请到放款全程18天。关键要把握这五个步骤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这里重点说下第三步的股权架构设计,建议采用BVI公司控股香港公司的模式,既能享受税收优惠,又能规避CRS信息交换。具体比例控制在母公司持股51%,剩余股份由离岸信托代持。
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跨境资金流动报告,今年前两季度通过子母链渠道的资金规模已达2300亿,但违约率也攀升至1.8%。建议做好这三道防火墙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最后提醒各位,虽然进口子母链确实能降低融资成本,但千万别碰资金空转套利。去年上海就有家贸易公司因为虚构交易背景被罚了800多万,合规底线必须守住!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