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好多粉丝私信,问不上征信的网贷到底怎么查记录?这事儿还真不能马虎。有些朋友以为不上征信就查不到,结果在其它平台借款被拒得莫名其妙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,怎么绕过征信系统摸清自己的借贷底细,顺便教你几招避坑的实用技巧。
可能你会想,既然不上征信,是不是就完全没记录了?错!我去年就遇到个案例:小王在某现金贷平台借了2万,后来申请房贷时,银行信贷员直接指出他有未结清的小额贷款。原来啊,现在很多机构都有内部共享的"灰名单"。
最笨的办法往往最有效。上周我帮表弟查他大学时借的某分期平台,直接打客服电话报身份证号,结果真查出来两笔2018年的借款记录。注意要这么问:
重点来了!现在市面上有十几家持牌征信机构,比如:
上个月我特意测试过,在百行征信官网花29.9元查报告,居然查出三笔早忘记的购物分期记录。查的时候要准备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去年有个粉丝吃过大亏,在某平台借款时合同里藏着这么句话:"授权将借款信息共享至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平台"。结果他后来申请车贷时,银行通过这个渠道查到他的网贷记录。
我统计过近三年200个借贷纠纷案例,发现个惊人规律:不上征信的网贷逾期用户,平均借款成本比上征信的高出47%!
有个做餐饮的小老板跟我诉苦,他同时在7个平台借款都没上征信,后来资金链断裂,催收电话直接打给所有供货商。现在行业里有这么个潜规则:
我堂哥就栽在这事上。他给朋友在某网贷平台做担保,后来朋友跑路,平台虽然没上征信,但通过诉讼把他列为失信被执行人。现在他连高铁票都买不了,后悔得要命。
去年某上市网贷公司的风控总监跟我透露,他们的系统能抓取:
这些数据看似无关,实则构建出完整的信用画像。
跟我合作多年的张经理透露,他们审核贷款时主要看三个维度:
如果真要借不上征信的网贷,记住这三个原则:
上周帮粉丝处理了个棘手案例:他在5个平台累计借款12万,现在月收入8000根本还不上。我们是这样操作的:
根据我多年的测评经验,推荐几个靠谱的查询渠道:
最后提醒各位:信用就像玻璃,碎了再拼就有裂痕。去年有个大学生粉丝,因为3笔不上征信的网贷逾期,错失了公务员政审机会。查询记录不是目的,关键是建立健康的财务习惯。下次遇到急用钱的情况,不妨先问问自己:这钱非借不可吗?有没有其他解决途径?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