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理财投资,不少朋友都会把目光投向美国四大银行。但你知道吗?摩根大通、美国银行、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这"四大金刚"的理财服务各有门道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它们的核心优势,掰开了揉碎了分析怎么根据自身需求做选择。对了,文末还藏着一个普通人容易踩的坑,记得看到最后哦!
先给不太熟悉的朋友科普下(敲黑板),这四大行可不是普通金融机构。它们管理着超过10万亿美元的资产,相当于全球GDP的十分之一!不过你可能想问,为什么偏偏是这四家?这事儿得从2008年金融危机说起...
上周我特意跑了四家银行的理财中心,发现个有趣现象:同样100万美金资产,不同银行给出的方案能差出20%收益!具体怎么选?咱们用实际案例说话:
他们家的私人银行门槛要1000万美元起,不过普通客户也能买到定制化ETF组合。记得理财经理Tom说过:"我们更关注长期资产配置,就像调鸡尾酒,不同年份要换基酒..."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Merrill Edge智能投顾真是绝了!自动调仓功能超适合上班族。但有个槽点不得不吐——某些基金手续费比同行高0.3%,苍蝇腿也是肉啊!
如果你有海外资产,他们家的多币种账户简直救命。不过上周帮朋友办理时发现,跨境转账的到账时间比宣传的慢了8小时,这点要注意。
小微企业主看过来!他们的商业贷款和现金管理可以无缝衔接。但听说去年有客户投诉理财产品收益不达预期,这事咱们得辩证看待...
看到这儿可能有人要挠头了:四个都好,到底选哪个?别急,咱们做个选择题:
如果你月入3万美金,经常海外出差,首选花旗+摩根组合拳;要是创业公司老板,妥妥选富国;普通白领就认准美银智能投顾...
最后说个真人真事:我表姐去年在某大行买了款"稳健型"理财,结果半年亏了5%。后来才发现,所谓的稳健产品居然配置了30%的垃圾债!所以切记:
说到底,选银行理财就像找对象,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。关键要搞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、资金流动性需求,还有...(压低声音)别被理财经理的西装革履唬住!下次去银行前,记得把这篇文章的关键点做成手机备忘录,现场一条条比对,保准你能选到心仪的财富管理方案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