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理财,很多人首先想到投资赚钱,但往往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基础——准备金。最近有个朋友突然失业,靠着存款撑了三个月才找到新工作,这让我深刻意识到,准备金就像人生的安全气囊,平时看不见,关键时刻却能救命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容易被忽视的理财必修课,保证让你听完直拍大腿:"原来钱还能这么管!"
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某天突然接到房东电话说要涨租,或者车子毫无征兆地抛锚,这时候要是手头没钱...(停顿)那种心慌的感觉,经历过的人都懂。准备金说白了,就是专门用来应付这种突发状况的专项资金。它和存款最大的区别在于,存款可以拿来投资增值,但准备金必须像消防器材一样,随时能拿、绝对安全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这个问题就像问衣服穿多少合适,得看天气对吧?根据我观察身边朋友的情况,发现有个简单公式:(固定月支出×3)+(浮动支出×2)。比如你每月房租3000,吃饭2000,再加上其他开销,假设每月固定支出8000元,那就至少准备2.4万。要是还有车贷房贷,还得另外计算。
很多人以为准备金只能存活期,其实现在有很多"鱼和熊掌兼得"的渠道。比如某宝的余额宝,七日年化收益率常年在2%左右,比银行活期高8倍。还有银行的T+0理财,虽然起购门槛5万,但收益更可观。不过要特别注意,千万别贪高收益买成定期理财,去年有个同事把应急资金买了90天封闭理财,结果家里急需用钱时只能干着急。
有次聚餐,做销售的老王说他准备金账户永远保持10万,结果我们发现他月支出才1.2万,这明显超额配置了。多出来的7万多,如果买国债每年能多赚3000块利息,足够全家短途旅游两次。
刚开始我也觉得准备金放那么多是不是浪费,直到去年疫情被封控两个月,工资打折发放,这才体会到什么叫"手中有粮,心里不慌"。现在我的准备金账户就像定海神针,看着账户里的数字,连炒股都淡定不少。
最后提醒大家,准备金不是一劳永逸的。每三个月要重新评估一次,特别是换工作、结婚生子这种人生节点,一定要及时调整。记住,会存钱的人不一定懂理财,但懂理财的人一定会存钱,这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之道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