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年底,很多朋友都会掰着手指算自己的带薪年假余额。你可能不知道,这个看似简单的计算背后,其实藏着不少门道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关乎每位上班族钱包的重要话题,帮你彻底弄明白带薪年假的正确计算方式,避免被单位"算少了"还蒙在鼓里。
根据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,年假天数和工龄直接挂钩。这里有个容易混淆的点——这个工龄可不是指你在当前单位的工作年限,而是累计的全社会工作年限。具体来说:
记得前年我有个朋友跳槽到新公司,人事部说因为他刚入职只能按比例折算年假。这明显是违规操作,因为法律规定年假天数只和累计工龄有关,和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无关。
当年度年假天数 (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 ÷ 365天) × 全年应休天数
举个实际案例:小明7月1日入职新公司,累计工龄8年。那么他当年的年假应该是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184天(7-12月) ÷ 365 × 5天 ≈ 2.52天 → 按整天算就是3天
如果单位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休假,需要支付的报酬 未休天数 × 日工资 × 3倍
不过要注意,这里的3倍包含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,所以实际是另付2倍。
应休未休天数 (当年度已工作天数 ÷ 365) × 全年应休天数 已休天数
如果结算后有余数,按一整天计算。比如算出2.3天,单位要按3天支付补偿。
如果遇到单位克扣年假,建议提前准备:
去年有个读者就通过社保记录成功追讨回3年的未休年假工资,合计拿到了近2万元的补偿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Q:试用期能休年假吗?
可以!只要累计工龄满1年,试用期员工同样享受年假。
Q:单位能强制安排年假时间吗?
需要双方协商,不能单方面指定。不过疫情期间确实有特殊政策允许调整。
Q:年假可以跨年休吗?
原则上要当年休完,但经单位同意可以跨1个年度。
看完这些,是不是发现自己之前对年假的理解存在误区?建议各位打工人收藏本文,必要时可以拿出法律条款和单位据理力争。毕竟合理休假既是权利,也是调节工作状态的必要手段。下次发工资时,记得仔细核对年假相关待遇,可别让自己的合法权益悄悄溜走了!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