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朋友在问,创业公司融资时总提到的A轮B轮C轮到底有什么区别?这些术语听起来高大上,但说白了就是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找钱的"姿势"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这个话题,中间可能还会穿插些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,希望能帮理财小白们理清投资逻辑。
如果把创业公司比作一个人的成长过程,融资轮次就像不同人生阶段要解决的生存问题。比如刚出生的婴儿需要奶粉钱(种子轮),上幼儿园要交学费(天使轮),到了上小学初中就得考虑课外班开支(A轮)...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去年有个做餐饮系统的项目找我咨询,他们刚拿到A轮融资。创始人兴奋地说要三个月铺开全国市场,我当场就给他泼了冷水——A轮的钱可不是这么烧的!这里有个关键点:
不同轮次对应的风险等级就像坐过山车。A轮可能从10层楼高度俯冲,B轮是30层,C轮虽然看似平稳,但要是翻车可能就是50层高空坠落。
具体来说,A轮死亡率最高能达到70%,但潜在回报也最诱人;B轮存活率升到50%左右,C轮企业虽然相对安全,但估值泡沫也最大。就像买股票,有人偏爱潜力股,有人就喜欢蓝筹股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这些轮次跟咱们普通理财有什么关系?问得好!其实现在很多股权众筹平台,已经把门槛降到几万元就能参与Pre-A轮投资。不过要注意三点:
上个月有个朋友哭诉,他投的某个C轮项目说好今年上市,结果估值突然腰斩。这种情况其实不少见,这里给大家提个醒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说到底,理解融资轮次差异就像掌握投资"节气表"。什么时候播种(早期跟投),什么时候施肥(追加投资),什么时候收割(退出变现),都有其内在规律。当然具体操作时还要结合市场环境灵活调整,毕竟投资这事,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