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老铁私信问我,网上那些"不查征信秒下款"的网贷平台到底能不能信?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纳闷,这些平台难道不需要风控吗?经过半个月的深入调查,我发现这里面的门道比想象中还多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这类平台到底有没有正规军,以及普通人怎么避免踩坑。
先给大伙儿打个比方,这就好比有人跟你说"不用体检就能买保险",听着挺美对吧?但保不齐等你出事了,人家拿着合同说这也不赔那也不赔。那些宣称"无视黑白户"的平台,其实暗藏玄机...
上个月我装成借款人实测了12家平台,结果发现其中9家连最基本的营业执照都查不到。有家叫"XX速贷"的,官网看着挺正规,结果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根本搜不到。这种平台就像路边摊卖手机,可能用着用着就自动关机了。
有个粉丝跟我哭诉,在某平台借了5000块,合同上写的是日息0.1%。结果还款时发现还要收"服务费""担保费""信息费",七七八八加起来年化利率直奔180%!这比高利贷还狠啊...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不过话说回来,市场上确实存在部分持牌机构推出免查征信产品。怎么辨别真假?我总结了个"五看口诀":
最近冒出不少新型诈骗,我上周就差点中招。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合作机构,说只要交898元保证金就能放款。幸亏我多了个心眼,打电话到银行核实,结果人家根本不知道这回事。这里提醒大伙儿:凡是要提前收费的,十有八九是骗子!
骗子会模仿银行口吻发短信,说你有20万额度待领取。点进去的链接其实是钓鱼网站,分分钟把你银行卡掏空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有网友接到"95188"开头的电话(和支付宝客服号很像),说可以走内部通道借款。结果验证码刚发过去,支付宝就被盗刷了。
要是真遇到紧急情况,我有三个靠谱建议: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征信就像经济身份证,能修复尽量修复。我见过太多人因为图省事借了不正规网贷,结果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。与其在灰色地带冒险,不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(本文提及的金融产品需谨慎选择,借贷前请务必核实资质并评估自身还款能力。如遇非法催收,请立即向当地银保监局举报。)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