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收到粉丝私信,说在网贷平台签了电子合同,钱却迟迟不到账。明明手机里存着借款协议,可银行卡余额就是纹丝不动。这种网贷签了合同不放款的情况,到底算不算被骗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其中的门道,手把手教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。本文会详细解析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、资金冻结的常见套路,以及追回损失的三个关键步骤,记得看到最后有防骗秘籍!
上周有个粉丝小陈跟我视频,说他刚在某个网贷APP上传了身份证正反面,签完电子合同后系统显示放款失败。这时候他收到客服消息,说银行卡号填错导致资金冻结,需要先交5000元解冻金。看到这里我赶紧让他暂停所有操作——这明显是典型的网贷诈骗套路。
很多人不知道,其实电子签名同样具有法律效力。根据《电子签名法》第十四条规定,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但要注意!正规网贷平台签合同前必须完成人脸识别+银行卡四要素验证(姓名、身份证号、卡号、预留手机号)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那天小陈问我:"哥,我现在该直接报警吗?"其实分情况看,如果是正规平台,可以这样处理:
先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平台资质,再拨打平台官方客服电话(注意!要在官网找号码,别信APP内显示的)。就像上周有个案例,受害者打官方电话才发现,自己用的根本是山寨APP。
有个粉丝王姐,她在投诉信里重点写了"平台未放款却要求还款"、"未经本人同意自动续期"这两个关键点,结果3天就收到平台和解电话。记住要附上合同截图+转账记录+通话录音三件套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根据网警最新公布的数据,今年上半年网贷诈骗案中,有72%都是利用"银行卡错误需交解冻金"的话术。大家千万记住:
上周咨询了做金融纠纷的李律师,他特别提醒要注意合同里的这三个条款:
最后提醒大家,如果发现平台用"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"名义发红头文件,100%是诈骗!真正的银保监会从不处理具体金融纠纷。遇到网贷签合同不放款的情况,记住保留证据、及时投诉,千万别自己瞎操作!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