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好多家长的私信,都在问网贷逾期会不会连累孩子。说实话,这个问题可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。咱们今天就把这事掰开了揉碎了说,从学籍影响、政审要求到心理健康,把隐藏的风险点都挖出来。看完这篇您就明白,逾期处理不当确实可能给孩子埋雷,但也不用太慌张,关键得知道怎么正确应对。
先说说最让人揪心的上学问题。前阵子网上传得沸沸扬扬,说父母欠网贷孩子不能读私立学校,吓得不少人连夜查征信。其实这里有个关键分水岭:
去年遇到个读者,孩子报考军校时因为父亲有3次网贷逾期记录,在政治审查环节被卡了两个月。后来还是补开非恶意欠款证明,又找平台开了结清说明才过关。这事给我们提了个醒:逾期次数和时间节点特别关键。
比起看得见的入学门槛,有些隐性影响更值得警惕。上周跟做HR的朋友聊天,他说现在不少企业在校招时会做家庭背景调查,特别是这些情况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更扎心的是,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往往被忽视。有个初中班主任跟我说,班里有个孩子因为家里总被催收电话骚扰,变得特别敏感自卑,这种心理创伤可能伴随终身。
先别急着焦虑,只要处理得当完全能规避风险。根据这些年接触的案例,这三个方法最管用:
如果孩子明年要参加重要考试或求职,建议提前6个月处理逾期问题。征信更新需要时间,千万别等到火烧眉毛才行动。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很多人不知道,法律明确禁止催收骚扰未成年人。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28条写得明明白白,催收方如果向孩子透露债务信息,直接涉嫌违法。去年就有平台因为联系债务人女儿,被罚了30万。
遇到这种情况别怂,保留通话录音和短信截图,直接打12378向银保监会投诉,一投一个准。记住,父母的债务不该成为孩子的枷锁。
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提前做好这些准备: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说到底,网贷逾期对孩子的影响不是必然的,关键看我们怎么应对。只要及时止损、积极协商,完全能把影响降到最低。毕竟孩子的未来,值得我们拼尽全力去守护。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