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最近遇到个头疼事:朋友通过微信找他借3万周转,说是月底就还。他既怕伤感情又担心摊上事,这事儿到底算不算违法?重点在于双方是否达成合法借贷协议。本文从借贷流程、法律边界到风险防范,带你看懂微信私人借贷那些"坑",教你守住钱袋子的同时不伤情面。
上个月杭州法院判了个案子:李女士通过微信转账借给闺蜜5万,结果对方赖账。法庭上闺蜜突然翻脸:"这钱是你自愿给的!"关键转折点来了——李女士虽然保存了聊天记录,但没写借条也没明确利息,最后法院只支持追回本金...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比如小王在微信群发"急需3万周转,日息200"广告,不到三天就有十几人打款。这种公开揽储行为已经涉嫌非法集资,哪怕他真还了钱也可能被追究刑责...
遇到对方说"先转1万定金,明天见面签合同"怎么办?这时候要守住底线:"兄弟咱按规矩来,我这边手机银行转账自动生成电子凭证,你看现在方便签个电子协议不?"
该图源自网友上传
微信借钱就像走钢丝,记住这个口诀:金额过万要签单,转账备注不能忘,利息写明防扯皮,到期不还找法援。实在拿不准时,花200块找律师做个合同审核,可能省下3万本金!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